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日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在廣州海關機關舉行「進口食物企業安全職責年」活動發動典禮。活動現場展開「職責?安全?展開」主題座談,發布「共擔職責、共促安全」進口食物企業安全職責建議,來自進口食物不同環節和範疇的30家企業代表參加活動,現場簽署進口食物企業安全職責承諾書。

據介紹,此次活動是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執行海關總署統一布置要求,著力構建進口食物全鏈條安全監管系統,構成進口食物安全辦理國際共治、社會同享格局的重要舉動,活動掩蓋廣州、佛山、東莞、肇慶、韶關、清遠、河源、雲浮等8地市。

發動典禮現場,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劉紅在致辭中表明,展開「進口食物企業安全職責年」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進口食物(含化妝品)各類出產經營者,尤其是跨國企業和境外出產企業切實實行食物安全主體職責,從源頭防備化解進口食物安全危險。
「境外食物出產企業怎麽樹立並運行有用的食物安全衛生辦理和防護系統?」「進口商發現進口食物存在安全危險,怎麽實行主體職責自動采納危險消減辦法?」……在活動現場,海關業務專家結合食物進口中的常見問題,現場解說不同類型進口食物出產經營者權責清單及進口食物安全監管有關要求,進一步增進社會各界對進口食物安全、口岸食物安全等作業的了解,助推營建食物安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消除食物安全危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食物企業的頭等大事。咱們將切實實行企業主體職責,嚴格遵守食物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企業食物安全辦理製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健康的進口食物。」參加活動的企業代表、健合(我國)有限公司我國區供應鏈總監李碩堅表明,將在海關等部分的指導下,安身「人民至上、安全至上」的價值追求,積極參與食物安全辦理,推動食物安全社會共治。
近年來,隨著交易全球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展開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進口食物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生活需求,看護消費者食物安全,海關始終堅持預防為主、危險辦理、全程控製、國際共治的原則,繼續強化進口食物安全監管,嚴守安全底線。今年前5月,廣州海關共監管進口食物化妝品2.6萬批,其中,檢出不合格進口食物113批次,觸及25個國家或區域,均予以退運或毀掉。
廣州海關進出口食物安全處副處長譚強表明,將嚴格執行食物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繼續深入施行進口食物「國門看護」舉動,不斷強化監管,壓緊壓實進口食物經營者等各方職責,嚴格進口食物準入審閱、口岸查驗、監督抽檢、後續監管等各環節作業。執行總署進口食物化妝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和危險監測計劃,繼續加強對進口肉類、酒類、嬰幼兒配方食物等重點靈敏食物檢驗監管。強化與市場監管、公安等部分的法律協作,構成監管合力,一起維護進口食物交易的安全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