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校构筑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本色家园
近來,牟平區舉行「打造幹事創業熱土 為建造家鄉建功」主題——老幹部局專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近年來,牟平區老幹部局探究走出新時代文明養老作業與黨建全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基層社會辦理格局高度交融的實踐之路。先後榮獲「省級演示老幹部活動中心」「山東省規範化演示晚年大學」 等稱謂。
黨建引領,政治立校,構築離退休幹部思想政治建造的「本色家鄉」

強化晚年學員黨性教育。探究利用視頻講堂、微黨課、藝術黨課等新形式,把政治性、思想性、趣味性有機結合,引導老幹部、晚年學員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在活動中心一樓建成集黨性教育、黨群活動、宣揚展示等功能為一體的同享式離退休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安排老同誌展開黨的宗旨、局勢方針、革命傳統等教育。

高標準建造,規範化辦理,建強離退休幹部「文明養老」主陣地2014年3月,區老幹部活動中心、晚年大學新場所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在全市率先建成的區級老幹部學習活動新陣地。新址位於市民文明中心C區的一、二層,設黨性教育、活動健身、教育培訓、工作辦理4個功能區,建有乒乓球室、健身室、門球場、計算機教室等26個室內外學習活動場地。
實施「老幹部滿足」工程。建立專門作業領導小組,研究擬定了《晚年大學作業程序》,進一步清晰「文明養老」服務標準和要求。配套擬定了《崗位責任製》、《教室辦理規則》、《學員守則》、《圖書辦理製度》、《設備使用簽名製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一系列規章製度,並對作業人員實施百分製考核,聘請了20名老幹部監督員,每年對學員滿足狀況進行測評。
環繞中心,服務全局,打造離退休幹部「文明養老」硬品牌一是舉行多元化藝術節打造文明品牌。以「建黨百年」「喜迎黨的二十大」為主題成功舉行三屆全區老幹部藝術節,涵蓋書畫、攝影、征文、非遺、微視頻、文藝表演等多種形式,老幹部參與人數達2700余人次,收到作品近2000件,成為牟平文明養老作業的標誌性活動。
二是推進名師名課打造教育品牌。區晚年大學建校35年來,一直堅持「名師演示、名課引領」,學員聽得進、留的住、有所得。現在,晚年大學共開設15個專業、22個教育班,在校學員1100余人次。2024年,將增加英語口語、攝影、面點等課程,到達20個專業、32個教育班。
三是推進「晚年大學進社區(基層)」打造晚年教育品牌。先後在玉林店鎮、寧海街道、文明街道和部分企業中建立社區教育點和教育實踐基地,在擴大城市社區覆蓋的一起,向農村社區延伸拓寬。
搭建渠道,立異載體,傳遞離退休幹部「文明養老」正能量一是組建「銀耀紅牟」老幹部自願團。14個鎮街、23個區直部門、晚年大學和老幹部「愛心家鄉」等39支老幹部自願服務隊、2100余名自願者,終年展開「我為大眾辦實事」活動。在全區離退休幹部中展開「銀帆時間」自願服務項目,以銀齡合作、文明養老為主題展開助老服務近400人次,舉行各類課程教導、文藝表演等1100余場次。
二是余熱生輝,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環繞全區中心作業,安排離退休幹部和晚年學員展開調研座談6次,報送老幹部定見建議100余條。晚年大學學員繼續在理論宣講、文明下鄉等範疇發力,進鄉村、進社區展開活動40余場次,受益大眾1100余人次。展開「微願望」「助春苗?圓願望」幫扶活動。
三是以多彩文明豐厚文明養老新內在。「紅色宣講」,講述牟平紅色故事,強化愛國主義情懷;「銀色惠老」,書畫、器樂、形體、木工非遺等10門適老課程進駐社區;「藍色護航」,以反詐教育、防備不合法集資為主題,引導晚年人護好「錢袋子」;「綠色環保」,垃圾分類、低碳日子理念家喻戶曉。截止現在,共舉行各「色」課程、講座、表演等1100余場次,受眾達3.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