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预制菜的发展非常火爆
在漢開幕,來自貴州、天津、北京、陜西、山西、寧夏、雲南等19個省組團參展。共帶來300多家當地知名企業及2000多種優質特征食物走進江城,經過食博會渠道促進出售、開辟湖北商場。

本屆食博會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商務廳、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湖北省農業鄉村廳共同主辦,主題為「鏈接農工商,疏通雙循環」,展覽規劃3萬平方米。

現場,北京展團是中華老字號雲集,義利、北冰洋汽水、「雙合盛」百年京釀,王致和腐乳、六必居醬菜、稻香村點心、百花蜂業,現場還有「月盛齋醬燒牛羊肉製造、六必居醬菜製造和王致和腐乳釀造」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現場展現。
花膠是中國傳統滋補品,史書記載,1500多年前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漢武帝追逐夷民至海濱,見當地人吃一物香氣四溢,遂命此食為「鱁鮧」,即魚膠。魚膠在唐代成為貢品,清朝時被列為補品。
本次展會參展商官棧花膠負責人表示,這次特意帶來了嶺南區域最受青睞的,存放超10年的深海魚膠,向觀眾展現特征美食文明。這批魚膠來自五年以上、體重30斤以上的深海魚,魚膠色澤金黃透亮,大小比10.9英寸的iPad 還大,具有補血、化瘀、修復等功效,具有必定收藏價值。
貴州茅臺集團方面介紹,已接連21年參展中國食物博覽會。這次將充分利用食博會渠道資源,拓展茅臺家族產品渠道,攜茅臺股份公司旗下茅臺酒出售公司、醬香酒公司、i茅臺事業部、茅臺冰淇淋事業部、茅臺保健酒業公司、茅臺生態農業公司、茅臺葡萄酒公司和茅臺文旅公司,以及巽風國際齊齊露臉,還將帶來茅臺冰淇淋和茅臺文創產品,與消費者互動,還會安排現場品飲體驗和打假保知活動。
後疫情時代,預製菜的開展十分火爆,已成為下一個食物行業的萬億風口。近幾年湖北的預製菜產業開展迅猛。武漢佳農食物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建設完成的黃梅康宏小龍蝦、阿蔔沃德鴨脖子系列、洪湖蓮藕系列、汪集雞湯罐頭、公安東南醇牛肉系列產品,在食博會期間集中展現。
據悉,本屆食博會為期三天,同期還將舉行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物工業協會主辦的2023中國食物博覽會暨食物工業「三品」成果展,國內372項食物工業「三品」典型成果以線上線下形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