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倒逼,工业品价格上涨压力明显
2011年上半年,在 “预防通胀,稳定物价”的宏观政策调控下,潮州市八大主要工业行业延续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工业生产者购销“剪刀差”成为我市工业发展潜在的制约因素之一。根据全市39家重点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潮州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13%,其中轻工业上涨3.65%,重工业上涨5.36%。上半年各月同比指数均在正区间运行。
一、 陶瓷业产品价格呈现恢复性上涨
上半年我市陶瓷业出厂价格指数同期上涨4.13个百分点,拉高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去年成本上涨带来的滞后影响。去年,国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工业生产成本。而在此期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陶瓷行业的影响较大,汇率上升和通货膨胀更是让陶瓷企业面临挑战。陶瓷行业充满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成本的上涨只能通过压缩企业自身利润空间来消化,出现“购销倒挂”现象,去年上半年陶瓷产品出厂价格下降6.66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随着陶瓷业生产形势的扭转,前期成本上涨的传导作用逐渐凸现。二是新涨价因素影响。1月份以来,随着瓷土矿藏存量的逐渐减少,稀缺性进一步推动瓷土价格上涨。直至6月,陶瓷主要原材料瓷土价格同比上涨8个百分点,陶瓷业的另一大宗原材料液化天然气则同比上涨16.5个百分点。三是陶瓷产业升级优化后价格竞争力增强。经过陶瓷行业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营销,在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行业整体经济运行向好发展。(见图1)
二、乳制品价格领涨食品制造业
食品行业的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给食品业出厂价格带来不小的上涨压力。据我市某大型食品企业的反映,今年6月国产牛乳基粉价格同比上涨20%、白砂糖上涨40%、大豆上涨17%、玉米淀粉上涨17%。而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利好在进口原材料大幅涨价面前,如杯水车薪。如进口牛乳基粉上半年就由去年同期的3000美元/吨涨到4000美元/吨。由于市场竞争大,企业对现有产品不能动辄涨价,只能通过改良配方和开发新产品来吸收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今年上半年,食品业出厂价格上涨3.21个百分点,其中乳品制造业出厂价格上涨4.2个百分点,上游原材料涨价的传导作用将会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
三、汇率与劳动力成本制约服装制造业发展
由于我市大多数服装企业销售是以出口为主,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使服装企业利润大幅缩水,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如以质量等级接近的国产布料和辅料来代替进口原材料等手段,以支撑企业生存所需的利润空间。随后国内棉花大幅涨价,国产布料也相应涨价。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业为了维持工人生产的稳定性,在薪酬待遇方面都给予一定幅度的提高,大部分调查企业员工薪酬同比提高了10-20%。多方因素影响,使服装制造业出厂价格保持低位运行,稳中有升的态势,上半年同比上涨2.71个百分点。
四、印刷业出厂价格冲高回落
今年1月份,印刷业出厂价格涨幅达到9.45个百分点,成为涨幅最大的行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影响。印刷业使用最多的纸板去年一吨涨价800多元,其他如油墨、淀粉酶等原材料也在去年有较大涨幅。成为印刷包装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二月份印刷业出厂价格达到峰点9.65,之后开始快速回落。截止到6月份,印刷业出场价格涨幅已经回落到5.07。预计下半年价格会继续平稳回落。
五、塑料制品业涨幅高位运行
今年上半年,塑料制品业是仅次于印刷业的另一个高涨幅行业,从1月份到6月份的出厂价格涨幅分别为6.81、6.46、6.49、6.68、6.87、6.94。塑料化工原材料自去年底以来价格暴涨,最高峰时以每天1000元/吨的速度上涨。聚乙烯同比上涨20.3%,聚苯乙烯上涨35.3%,聚氯乙烯上涨23.7%。上半年塑料制造业中,日用塑料制品出厂价格涨幅达到7.44,塑料薄膜出厂价格也达到6.56。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回落,因此塑料制品价格在近期也会保持在高位区间运行,涨幅逐月缩小。
六、电子产品、水族器材价格走势较为平稳
在近期的原材料涨价潮中,这两个行业也不可避免的面临产品涨价的压力。涉及的漆包线原材料同比上涨40%,电泵核心材料稀土永磁由于其资源稀缺性和技术门槛高,由去年到现在价格猛涨600%。但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企业积极应对,采取增加设备,引进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寻找替代材料,积极扩展新客户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原材料涨价对利润的侵蚀,提高了产品议价能力。在今年上半年,这两个行业出厂价格走势波动较小,同比分别上涨3.14和3.55个百分点。
在八大行业出厂价格的走势中,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可谓牵一发,动全身。首当其冲就是以陶瓷业为首的企业所购进燃料成本提高,与之相随的是附加在运输上的隐形成本提高。另外石油加工链中的下级产品如塑料原材料、化工原料、油墨等我市主要行业所涉及的原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再加上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输入性通胀与成本推动的叠加效应,使工业生产利润空间被压缩,原材料价格向出厂产品价格传导的过程存在时滞。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化,预计下半年我市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会持续小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