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环境良好 综合治理仍需加强
今年以来,全国发生了多起针对中小学学生、幼儿园儿童人身安全的恶性犯罪事件,社会影响恶劣,广大群众深恶痛绝。中央领导对此十分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防案件再次发生。如何让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如何减少社会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关注热点。近日,国家统计局潮州调查队针对潮州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深入潮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学校进行专题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市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1、以政府为主导,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各学校以政府为主导,迅速贯彻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协调、措施到位的应急机制。在调研中了解到,市区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均有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方案。例如潮州市高级中学的做法具有代表性,明确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任,制定了较完善管理方案,内容包括防灾逃生、心理干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涉及到学生安全的措施,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把安全防范常识和原理融进教学中,使学生有意识并能熟练做好安全防范;另一方面校方完善升级原有的视频监控系统,配备安保设备,聘请了专业的保安人员,多密度校园巡逻,严格管理人员出入,对驾驶机动车上学的学生进行备案管理;加强心理辅导和沟通,针对一些阶段性问题和社会安全事件,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深入开展心理辅导和沟通工作,并定期和学生家长沟通联系,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得到引导。一系列措施使高级中学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从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政府、学校、专业安全管理机构(如消防、公安、地震、应急办等部门)三位一体加强安全管理,并定期在学校开展专题教育和逃生演练,使学生在面对危险时不慌乱且能合理地开展自救活动。
3、对幼儿接送人员严格审核,切实保障幼儿安全。在调研潮州市兰英第一幼儿园了解到,该园从2007年在全市幼儿园率先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聘请了专门的保安人员,严禁社会人员进入教室,做到幼儿在园期间与危险隐患隔离,特别是对幼儿接送人员严格审核,给接送的家长办理附有家长及其孩子照片的接送卡,对于代家长来接送的人员,须出具有家长签字的委托书和代领人身份证,安全管理尽可能做到细致。
4、严格餐饮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我们在调研部分有学生食宿的学校了解到,学校对餐饮的管理比较严格,聘请具有资质的且有健康证明的厨师,食物供应单位须有营业和卫生许可证明,并做到每餐生熟食物留样,同时学校均有指定食品安全责任机制和应急机制,较系统地保障了学校的饮食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项资金短缺。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了解到,我市的安全管理经费目前还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如市高级中学聘请了专业保安5人,配套了必要的设备和措施,每年增加的经费超过十万元,在没有专项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一些列措施必然增加了学校的教育经费压力,而部分学校更是由于没有经费保障,制约着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部分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存在形式主义。通过调研了解到,大部分学校对校园安全问题的认识都比较深刻,措施也都比较及时有效,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部分负责人更多的抱怨承担的责任过重,有的对上级的文件方案照本宣科走过场,形式主义氛围胜过于实际效果。这样的管理缺乏对本校安全薄弱环节的深刻认识,而只是“严格执行”上级文件,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制定方案措施,工作流于形式,安全管理工作仍存留死角。
3、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完善。从调研的学校了解到,学校最担心的社会安全隐患主要有:校门口的交通隐患,学校周边网吧和娱乐场所,学校周边流动人口的治安状况,食品安全等问题,并期待政府能综合整治一系列的社会隐患。对此我们实地调研发现,校门口道路普遍没有设置车辆减速带,部分学校周围网吧和娱乐场所仍然存在,食品卫生也对全社会的健康存在安全隐患等。
4、社会媒体宣传不够。部分学校和家长反映我市的新闻媒体对校园安全专题报道较少,没能形成较强的舆论氛围来促进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对政府和学校的校园安全管理措施宣传力度不够。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综合调研中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对校园安全的关注点以及政策意见和建议,我们提出以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校园安全管理落实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当前校园安全的不足和法律法规的管理盲区,尽快研究并出台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相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从制度上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2、建立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明确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校园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近些年发生的安全事件来看,其复杂度和关联性已超出了我们传统的学生安全管理概念,涉及的责任部门也更为广泛,这方面中央和地方保持了高度一致,而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持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使校园安全管理始终能防范于未然才是我们的目标。对此综合治理应责任落实到位,针对学校和社会反馈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和改进,同时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潮州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综治办统一部署和调配,落实责任追究制,建立长效机制,使安全管理不成为昙花一现,做到一切为了保障学生安全。
3、加大对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公众安全感。公安机关要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严厉打击针对学生和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交警部门应对部分临近交通主干道的学校附近交通加强指挥和管理,特别是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学生上放学期间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餐饮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危害学生在校饮食安全的违法行为。政法部门应将保障校园安全工作作为提高公众安全感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全面地建设平安潮州。
4、鼓励各个学校因校制宜,切实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各个学校均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例如校园大小、校园所处区域的安全环境、老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等因素的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校园安全管理方案应深入分析,因校制宜,而不是对主管部门的方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流于形式,这样才能高效、切实地保障校园安全。对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审核各个学校自身制定的校园安全管理方案,并作为考核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群防群治的能力。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学生安全专题,重点做好学生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的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解和经验介绍,加强引导,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
6、落实专项经费,切实保障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硬件设施配套和人员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工作,必须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落实专项经费并专款专用是保障校园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议各级政府财政应将校园安全管理列入年度资金预算,多方筹措,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从而保障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